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最新动态

“格桑花下静夜思”我院援藏医疗队线上举办读书分享会

2022-09-30 12:19:00援藏抗疫医疗队

9月25日,我院援藏医疗队举办“格桑花下静夜思”线上读书分享交流会。江苏省卫健委健康宣教中心书记汪蓓蕾同志、援藏临时第二党组织副书记华海庆同志、徐医附院副院长王志萍同志参与了分享并做了讲话和点评。我院援藏临时党小组组长冯宇同志主持。

王志萍副院长首先向拼搏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全体队员表达了深切的慰问,向后方不遗余力支持和关心我们的省卫健委、徐医附院表达了真挚的感谢并代表全体队员表态一定不辱使命、圆满完成援藏抗疫任务。华海庆处长提出了三点希冀:希望队员们保护好自己,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要一个都不能少的全部凯旋;希望队员们继续发扬的老西藏精神,团结一致,共克时艰,战胜疫情;希望队员们多读书、读好书,丰富精神世界,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

我院援藏医疗队员们纷纷分享了入藏以来读书的感悟。医师段洋同志读陶勇医生《目光》有感的分享,让队员们对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大爱及包容有更深刻的体悟。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打不到我们的,只能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冯宇同志紧跟思路发表在自己的感悟:“信仰,是需要培养的。援藏抗疫便是我们按照希波拉底誓言的人生刚要、追随援鄂前辈的步伐、履行着重生的责任,缺氧的高反、一切的苦难都在铸就着我们的灵魂,在健全属于我们自己的信仰,希望有一天《目光》所及,皆幸福。”护理老师张也同志结合读杨绛先生《我们仨》有感并结合自身抛下未断奶的孩子、投身援藏抗疫经历做了分享,队员们深深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光辉。王志萍同志深有感触地点评道:“你们很多人和我的孩子差不大,你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当然知道你们的辛苦、更知道你们的思乡之情。但请大家想一想舱里的同胞,从几个月大的孩子到年过80的老人,他们眼神里渴望的是什么?如果他们是我们的孩子和父母呢!我们不仅是在帮助他们守护家园,更是守护我们自己的家园,因为我们流着同样的血。”

“流着同样的血,守护着同一个家园”。闫志凌主任激动地重复着这句话并分享了自己改编创作的诗词《因为有我们》:因为有我们,相信疫情定会得到控制;因为有我们,相信西藏定会恢复往日之祥和……朴实的语言渗透着真挚的感情。简单的一句话“因为有我们”看似轻松,实则无比的沉重,是无数队员们默默的付出与奉献才有了说这句话的勇气啊。刘文楼老师肋骨骨折,仍在坚持,无怨无悔,每天进舱。院感王进老师当天的生日,却仍在流调的岗位上坚持工作了10个小时……这样的事例每天都在发生,赞美之词在他们面前都略显苍白。王志萍同志深情地说:此时送上一首《祝你生日快乐》歌,是我们能表达的最真挚的祝愿。

在队友的分享中,大家都在细细体悟着自己的人生。姜慧颖老师分享的余华《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和刘智瑄老师辗转求学、追求友谊的个人经历,让我们明白了要与孤独和解、悲喜自渡、珍惜这难得自由,“你若盛开,蝴蝶自来”的友情才最真实和平等的。董丽果老师改编的歌曲《为了谁》在吴铭老师的深情演唱下感动了我们所有人,向98年抗洪抢险的人民子弟兵致敬,同时也向逆行援藏抗疫的我们自己致敬。吴路同志分享的电影《隐入尘烟》观后感,其中一句“西北大地种不出玫瑰,小麦印花是我最汹涌的爱意”将我们带进了贫瘠土地上朴实无华且悲伤的爱情之中。刘玉平主任感慨道:天下论到极致百姓的柴米油盐,人生冷暖论到极致男人女人得一个情字。往往悲情最让人记忆深刻,但如何化悲愤为力量,扬帆起航才是人生的真谛。张庆华老师的《有情绪,没什么大不了》提出观点:是人就有贪嗔痴,情绪是一时的,慧命是一生的,不可让一生的慧命输在一时的情绪上。张琳娜与王吉慧老师的读《长征》有感,消散了所有队员的负面情绪,“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将分享活动推向了高潮。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翻江倒海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坠,赖以拄其间。

汪蓓蕾同志最后做了总结,感慨万千地对我院援藏抗疫医疗队员们说:“毛泽东的这首《十六字令》讲的就是你们啊,你们是最可爱的人”。你们紧急集合、快马加鞭前来支援,蓦然回首,发现自己距离青天仅有三尺三距离。西藏的疫情,好似乌云密布压垮了拉萨的城头、踏破了高原的雪山,翻江倒海席卷而来。万幸,你们也来了,铁鼓声声,万马奔腾,誓要震破病毒之肝胆,击垮拉萨的疫情。同胞的爱,民族的情,好似群山包围着万家灯火,你们凭借着腔热血援西藏,冲破九天血未干。即使天崩地裂,江苏援藏医疗队的你们,也高举战旗,将爱洒满了人间,用血肉之躯化作爱之大柱支撑住了中天。望你们保护好自己,早日战胜疫情,胜利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