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单位在线 创建规划

徐医附院参评2015-2017年度徐州市文明单位总结

2018-07-03 09:46:49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始建于1897年,迄今已有121年历史,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急救、康复等功能任务为一体的、具有相当规模、医教研协调发展、区域优势明显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在疑难、危重病人的诊疗和抢救方面享有较高声誉,是江苏省和徐州市医疗工作的对外“窗口”,是苏北地区医疗技术指导和服务中心。

      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院改革与发展,医院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级卫生部门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积极开展医院管理年和服务年、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文明礼貌服务月、安全月等活动,加强职工思想建设,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抓行风、促服务,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为创建徐州市文明单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将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创建意识强,组织机构健全。

      院党委、行政高度重视创建市文明单位工作,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分管副书记、副院长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创建文明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同时明确了创建内容、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量化标准要求,细化考核指标,明确任务到科室或部门,落实责任到人。

      二、单位管理科学有效,综合效益显著增强。

      近年来,医院坚持以服务患者为中心,加大内部改革力度,不断加强医院内涵建设,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住院难等问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双丰收。医疗技术质量、服务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并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品牌形象和社会美誉度均得到较大程度提升。2016年年初与岁末,同期住院病人均达到6000人次;年门急诊工作量276.47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出院病人19.59万人次,同比增长10.37%,创历史新高,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前列;出院者平均住院日9.7天;业务收入40.28亿元,同比增长12.79%,位列全省第二名。

      医院社会声誉急剧攀升,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在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官网发布的“中国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100强排行榜”中,连续五年位居前10位,其中2015、2016、2017年高居第4位。分别在“2015、2016中国医院竞争力·顶级医院排名100强”居第78、75位,为苏北及淮海经济区唯一入榜医院;同时在“2016年度中国省域医院竞争力排行榜30强”位列江苏省内医院排名第5位。2016年,我院再次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称号,是江苏省唯一一所连续3次获此殊荣的医院。

      三、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深入开展创建活动。

      1、医院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年均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疗法百余项,使医院能够更好地为徐州及周边县市疑难危重患者服务。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加强质量监控,确保医疗技术人员自身素质的不断完善和更新。

      2、近年来,医院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等活动,着力在改善患者就医感受上狠下功夫。以“突出语言文明,强化行风建设,提供优质服务”为主题,扎实开展“文明礼貌服务月”活动,活动覆盖范围广,参与意识强,收到效果好。2016年3月以“尊崇党章、勤廉笃实”为主题举办首届“廉洁文化活动周”,7月举办“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并重点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结合,节假日向全院干部职工发送廉政短信。逐步建立起了“上半年有廉洁文化周、下半年有廉政宣传月,节假日有倡廉微提醒”的党风廉政长效机制。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徐医附院安全月”活动,通过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和消防安全专题讲座,组织消防、急救等内容的应急演练,发放安全知识试卷,编制《安全知识应知应会手册—80个怎么办?》等多种形式,强化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活动覆盖全院各级各类人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积极开展以“提升职业素养、优化护理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月”活动,2016年,医院被徐州市卫生计生委授予“徐州市护理管理先进单位”;3个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被评为“徐州市专科护士培训示范基地”;3名护士长被评为“徐州市优秀护士长”;3名护士被评为“徐州市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

      进一步优化门诊服务流程,减少就医环节,通过电话、网络、微信等7种方式大力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实行门诊弹性排班、专家跟踪门诊、分层挂号收费、分科候诊、自助打印检查报告、“一站式”导医与流动导医相结合等服务措施。完善病房大楼大厅服务台和24小时零障碍健康服务热线的服务内涵,全天候为病人提供服务;采取多种形式切实做好出院病人随访工作,年出院病人随访成功率达96.18%;在徐州市率先开通医院微信服务号和订阅号两个公众平台,及时向广大市民推送医院各类信息,方便病人就诊,在2016年中国医院微信原创文章阅读排行榜中,我院两个微信公众号分别排名为第37和45位,2017年官方微信荣获“全国十佳特色医疗自媒体号”荣誉称号。

      至2017年,急救中心、病房主楼服务台等6个服务窗口获得市“金牌服务岗”、“人民满意医疗卫生服务窗口”等称号;12位职工荣获市“人民满意医疗卫生工作者”、“卫生行风管理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徐凯同志获得第十届中国医师奖;金培生同志获得第三届江苏省“百名医德之星”称号;在徐州市首届“我心中的健康使者”十佳医生、十佳护士评选活动中,王军教授荣获“十佳医生”称号,刘洪珍荣获“十佳护士”称号,李培华教授荣获“十佳医生”提名奖,魏婧荣获“十佳护士”提名奖;许铁教授、李培华教授荣获全国“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医院荣获优秀组织奖。

      3、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主动的态度和敢于担当的精神,圆满完成了援疆、援陕、援黔等对口支援工作,截至2016年该院被评为援陕先进集体,4人被评为援陕先进个人。年内集中力量完成丰县、云龙区共4184例的脑卒中筛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二级防治优化项目”中获得第一名,被国家卫生计生委授予全国“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示范基地医院”和“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先进单位”称号。深入开展卫生支基工作,当好行业领头羊,至2016年共接收基层医院进修生500余人次;采取下派医生、手术带教、临床示教、义诊、专题讲座、双向转诊等多种方式,帮助基层受援医院提高疾病救治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选派专家到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帮扶工作;选派心内科、神经内科医师参与徐州市“两病进社区”慢病管理工作;选派13个专科的高级职称人员参与精准帮扶二级医院等工作。他们均用自己的医疗技术尽力为当地百姓解除病痛,多人次受到上级的表彰。

      4、开展“领导干部立家规、共产党员正家风”、“光盘行动,从我做起”文明餐桌、“五·四”青年节文明交通行志愿服务、组织适龄健康员工无偿献血、义诊咨询等各种活动,打造医院品牌,树立医院形象。

      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全员思想道德素质。

      1、医院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重视运用反面典型进行警示教育,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为契机,在全院范围内进行文明常识、文明用语教育,使职工重点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江苏精神、新时期徐州精神等内容,增强创建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积极培养和选树典型,在院内开展典型培树主题活动,培养出自己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先进典型,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青年文明号评选活动、城乡结对活动,开展市“双争活动”、“文明示范岗”、“五一”劳动奖章、院青年岗位能手、市以及院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员、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等评选活动。通过评先,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弘扬正气,全面推进文明创建和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2、紧密结合卫生行业特点,加大医院卫生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全院职工学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护士条例》、《传染病防治法》以及《安全生产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并进行书面考试,医务人员依法行医观念进一步增强,全院职工学法用法的意识进一步巩固。先后获得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五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省卫生法制宣传教育“优秀单位”。

      3、利用道德讲堂,弘扬传统文化。从“爱、敬、诚、善”入手,倡导积极健康、和谐向上的文化环境和价值观念,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培养道德情操。

      五、关心和重视职工的文化生活,单位文化特色鲜明。

      医院积极利用多种宣传阵地,营造和倡导积极健康、和谐向上的文化环境和价值观念,引导和激励职工爱岗敬业、团结奉献,充分发挥医院文化在医院建设发展中的导向、凝聚、激励作用,形成了鲜明的医院文化特色。如结合“我们的节日”——春节、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以及院庆、5.12国际护士节等特定节日组织文艺晚会、清明节祭扫淮塔、端午节包粽子、医院120周年庆文艺汇演、“我的附院情”有奖征文、“院史知识竞赛”比赛等活动,开展职工足球赛、拔河比赛、趣味运动会、职工读书月、书画摄影图片展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