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刊:徐医附院:领跑苏北地区介入放射学发展
2013-10-11 00:00:00系统
徐浩教授当选徐州市医学会介入放射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徐医附院:领跑苏北地区介入放射学发展
9月28日,徐州市医学会介入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在徐医附院召开2013年换届暨学术年会。徐医附院副院长、市医学会介入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顾玉明代表徐医附院向大会致辞。
市医学会副秘书长、书记贺永宣读了《关于徐州市医学会介入放射学第二届专业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新一届的专业委员会由徐医附院介入放射科徐浩教授担任主委,徐医附院祖茂衡教授担任顾问。
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市卫生局副局长俞军高度评价了以祖茂衡教授为主委的第一届专业委员会成员对全市介入放射学专业长足发展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和取得的突出成绩,希望第二届成员能够紧密团结在以徐浩教授为主委的专业委员会周围,通过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学术交流、增进团结协作,形成推动徐州市介入放射学专业发展的合力,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更好地造福徐州及淮海地区的百姓。
10月9日,本刊记者前往徐医附院介入放射科,就介入诊疗技术的应用,采访了徐州市医学会介入放射学专业委员会新任主委、徐医附院介入放射科主任徐浩教授。
介入放射学科规模省内最大
布-加综合征诊疗水平国际领先
徐州市医学会介入放射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能够先后由徐医附院祖茂衡教授、徐浩教授担任,不仅是出于对祖茂衡教授、徐浩教授在介入放射学专业的造诣和学术声望,更出于徐医附院介入放射科综合实力的绝对优势。
据了解,徐医附院于1989年开始从事介入性诊断和治疗工作,1994年在江苏省率先成立介入放射科并开设介入放射专科病房、介入放射专科门诊。徐医附院介入放射科紧密跟踪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完全依靠自身的技术力量开展全身各部位、各系统介入诊疗项目80余项。
“我们科的介入诊疗范围已经遍及人体各个系统,从常见病、多发病(肿瘤、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到严重威胁病人健康的疑难重症、急症(颅内动脉瘤、布-加综合征、消化道大出血、产后大出血、急性脑血栓形成、四肢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等)”,徐浩教授介绍说:“特别是作为科室的特色——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记者获悉,全国每年开展布-加综合征手术500多例,徐医附院占了近1/2以上。可以说,徐医附院在布-加综合征单病种的诊疗数量上创造了全国单打冠军,年治疗超过200例。徐浩教授介绍:“我们科收治的布-加综合症患者,有60—70%都是外省的,上海的、新疆的、湖南的、吉林的、四川的,福建的、深圳的,基本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有转来的。”
徐医附院介入放射科是全国首批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培训基地,是江苏省专科(病)——布-加综合征诊疗中心,是江苏省首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是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创新团队,是徐州市首批优势学科及重点学科,是徐州市介入放射学重点实验室依托科室,也是徐医附院脑血管病介入诊疗中心及肿瘤微创治疗科依托科室,目前拥有床位100张,学科规模省内最大、国内前列。有高级职称7人,教授级专家4人,徐浩教授、顾玉明教授、祖茂衡教授、张庆桥教授等都是在业内知名、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介入诊疗专家。魏宁副教授在治疗消化道狭窄闭塞性疾病,许伟副教授在实体肿瘤精细介入治疗、崔艳峰副教授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领域都具有较强的实力。
徐浩教授介绍:“我们科现在每年开展介入手术3000多例,呈现出治疗病种多、疑难杂症多和肺血管、脑血管患者多的特点,特别是在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像山东、安徽等一些外地大医院都请我院专家到当地进行会诊手术,近三年来,共获得近千万元的科研经费。血管性疾病和良、恶性肿瘤以及消化道大出血等疑难重症的治疗技术均达到了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是名副其实的区域介入诊疗和科研中心。”
介入诊疗水平国内先进
全国首批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培训基地
今年5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了全国55家第一批“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名单。江苏有5家医院榜上有名,4家在省会南京,徐医附院是省内宁外地区唯一入选的医院。在首批国家“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名单中,地市级城市医院中只有徐医附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家医院入选。入选国家首批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培训基地,标志着徐医附院在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方面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最近,一位76岁高龄的来自河南永城的王老先生在徐医附院接受了介入治疗。王老先生就诊前已有反复发作性右下肢疼痛2年多,右脚后跟组织坏死。严重影响老人的生活。入院后,检查结果显示,老人下肢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严重,右侧髂动脉重度狭窄达87%,右侧股浅动脉长段闭塞,闭塞段超过30公分。如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右下肢将逐渐坏死随时影响患者的生命。在局麻患者清醒状态下,介入放射科专家成功为老人实施了右下肢动脉介入开通手术,在手术台上老人感到患肢有一股热流向脚趾流动。术后老人身体情况恢复明显,次日下肢疼痛消失并可下床活动。
记者在采访徐浩教授时获悉,外周血管包括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两个部分,外周介入治疗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经血管穿刺途径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全身几乎所有的血管进行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比如血管造影、血管内支架、血管成形、溶栓、碎栓及取栓等。
徐浩教授介绍:“外周血管疾病发病率近年明显上升,与传统的血管外科手术相比,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具有损伤小、痛苦少、并发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手术效果立竿见影。”
肝内开凿导流渠道
成功挽救肝硬化消化道大出血患者
据了解,经过40多年的发展,介入放射学已经和外科、内科一道成为医学三大支柱性学科,成为一些疾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我们介入放射科昨天(10月8日,本刊注)一天就开展了27例手术”,徐浩教授告诉记者:“最后一台手术是一位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诊患者,从深夜12点开始手术,一直做到今天凌晨1点半,终于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虽然很疲惫,回到家都凌晨两点多了,但心里很欣慰。”
介入放射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崔艳峰介绍,8日晚做手术的消化道大出血病人今年45岁,患有乙肝21年,肝硬化7年,糖尿病7年,“7天前不停地呕血,被120紧急转入到徐医附院。当时他的血压只有90/50mmHg,基本上是处在休克的边缘,只能靠药物维持。血红蛋白也只有56克/升(正常人一般是160克/升),一直在输血。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好,于是决定进行介入治疗。”
崔艳峰副教授是介入放射科10月8日的值班医师。据其介绍,当天深夜,科主任徐浩教授具体指导并亲自参与手术,对该例患者施行了“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S)”,“就是在肝静脉及门静脉之间建立一个人工分流通道,相当于在肝内人工开凿了一道导流泄洪渠,使淤滞高压的门静脉的血液得到有效的分流,降低门静脉压力,防止再次发生消化道大出血。手术非常成功,术后经过短期恢复治疗即可出院。”
记者采访过程中了解到,TIPSS术是局部麻醉,在颈静脉切开1到2毫米的切口,通过心脏、肝静脉,直达门静脉。若患者腹水多、凝血功能差、肝脏功能差等不能耐受创伤大的外科手术治疗,介入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上佳选择。此外,由于该类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技术精度强,是公认代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最高水平的标志性手术,目前国内能开展此手术的医院不是很多,而在徐医附院,此类手术已经常规规范开展。
治疗消化道大出血需要“疏”,而治疗孕妇产后大出血则需要“堵”。崔艳峰副教授介绍说:“我们科经常有一些产后大出血病例被从徐州周边医院紧急转入,施行的是子宫动脉栓塞术。孕妇身体虚弱,对产后大出血,外科除了子宫切除外没有很好的办法,微创手术不但疗效明显、并发症少,还能保留子宫功能和正常生育能力。”
专家名片:
徐浩,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徐医附院介入放射科主任、脑科医院副院长、脑血管病介入诊疗中心主任,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领军人才,徐州医学院优秀人才,徐州市医学领军人才,澳大利亚公派留学,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全国介入放射学专业青年委员,江苏省介入放射学组副组长,江苏省放射学专业分会委员,徐州市医学会介入放射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介入诊疗专业副主任委员,欧洲心血管介入放射学会会员。江苏省介入放射学管理专家。担任国内5种杂志的编委工作。
1989年从事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工作,是国内最早从事介入放射学的学者之一,在血管性疾病及肿瘤性疾病的介入肿瘤方面有深入的研究。擅长全身动、静脉血管性疾病及肿瘤性疾病的综合介入治疗工作,动、静脉狭窄梗阻性病变(布-加综合征),血栓形成与栓塞性疾病(动静脉血栓与肺栓塞)及神经血管性病变(动脉瘤、血管畸形、血管狭窄,及各种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水平达到国内先进,部分项目达到国际先进。
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上午
专家咨询电话:18052268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