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晚报:徐医附院风湿免疫科为你提供精准就医指南

2013-10-10 00:00:00系统


让风湿病治疗不再走弯路

 

——徐医附院风湿免疫科为你提供精准就医指南

 

生活中,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


——腿疼、胳膊疼、肩疼,最终发展到全身关节疼痛。吃点消炎止痛药,用点偏方,似乎有所缓解。


但结果,钱花了病还在。


说起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在许多人心目中,不外乎是指天气变化时腰酸腿痛的病症。


如何正确看待关节疾病?如何正确区别及发现这些疾病,其临床有什么不同表现?如何早发现、早就医、早诊断、早规范治疗?

 

昨日,记者走进在淮海经济区风湿病诊疗水平位居领先地位的徐医附院风湿免疫科,就市民所关心的关节疾病采访了殷松楼主任。



现状:病急乱投医,听信偏方误治病

 

59岁的胡女士来自农村,因务农,常年在田间劳作。

 

3年前,关节出现疼痛的问题,而且越来越重。疼痛的部位,由腿、胳膊、肩部发展到全身。

 

最近一年来,疼痛更加严重,尤其是早晨起床的时间,有时候都要在床上10几分钟才能起来。


胡女士说,也经常看,疼痛的时候会吃些止疼药,有时候会打点水。但一直没有什么效果。


这期间,也是“病急乱投医”,有时听邻居说到什么偏方,就会前往拿一些,钱花了但疼痛仍旧。


今年5月份,疼痛的实在支撑不了,胡女士来到徐医附院风湿科就诊。


医附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殷松楼主任接诊,经检查,胡女士患的是类风湿性关节炎。

 

针对患者的情况,殷松楼主任带领科室专家组进行了认真讨论并制定出一系列治疗方案。一个月后,胡女士的疼痛明显减轻,行走也不再困难。


在我们收治的病例当中,有相当部分的患者因听信野广告’或者偏方而延误了最佳的诊治时机。患者在服用所谓祖传秘方后,之所以感觉疼痛有所缓解,因为药物中所含的激素在发挥作用,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殷松楼主任说。

 

另外,对于一些疼痛的患者,有的服用保健品来治病,殷主任说,保健品对疾病本身并无治疗作用,滥用保健品容易失去疾病的最佳治疗机会。




解惑:什么症状要到风湿科就诊?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病人,因为对疾病的不了解,常常延误病情或者“投不对医”。


就以风湿病为例,采访中发现,很多市民对风湿病不太了解,多数人认为风湿病就是关节炎。


何为风湿病?殷松楼主任介绍说,风湿病是指侵犯骨骼肌肉系统如关节、肌肉、韧带、肌腱、滑囊等,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大类疾病。由于风湿病多数与免疫紊乱相关,故习惯称为风湿免疫病

 

什么样的症状需要到风湿科就诊?殷主任用最通俗的话给我们作了介绍:


发热:为风湿病常见症状,可表现为高热,也有长期低热。大于2周以上的发热要警惕风湿病。


疼痛:可为关节肿痛、肌肉疼痛,颈肩、腰背、臀部或足跟等部位的疼痛。反复发作的关节疼痛要考虑风湿病。


皮肤表现:可为各种各样的皮疹、脱发、光敏感、皮肤溃疡等。


晨僵:是指患者清晨醒后关节的发僵和发紧感,活动后多可改善,常见于类风湿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也可见于伴有关节炎的其他风湿性疾病。


雷诺现象:指(趾)端遇冷或情绪激动时出现发白,然后发紫、发红,可伴有指(趾)端的麻木、疼痛,严重的可有指端坏疽。


乏力:一部分患者表现为全身乏力,常为风湿性疾病的早期表现,常提示疾病的活动;另有一部分患者为四肢近端无力,表现为上肢抬举及下肢蹲起受限,为多发性肌炎的常见症状。


眼干及口干:表现为泪液减少、双眼沙砾样感、进食干性食物吞咽受阻或反复龋齿,常提示干燥综合征。


口腔或外阴部溃疡:溃疡为粘膜表层坏死脱落而形成的凹陷。多发、反复、迁延难愈的溃疡不排除风湿病。


出招:患上风湿病要找专科医生诊治

 

了解到自己的病情,下一步就是治疗。


殷主任说,治疗有两个最关键:一是对症,二是全程。


风湿病是一类侵犯全身的慢性疾病,治疗不当,病情易反复,所以许多患者存在失望、焦虑、恐惧、闷闷不乐等心理问题,但风湿病并非不能控制,现在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达到临床缓解的风湿性疾病越来越多。


风湿病病情可能反复发作,常使患者失去治疗的信心,患者极易出现“病急乱投医”的现象,如此不仅延误了病情,还有可能出现不良的后果。“抗风湿药物起效慢,需较长时间服用,如果使用不当还会发生副作用,所以一定要找专科医生诊治。”


对于滥用激素或害怕使用激素的情况,殷松楼主任说,临床上,经常会遇到两种情况:


一种是,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有强大的抗炎和止痛功效,许多风湿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等需要使用大剂量激素,患者因害怕激素的副作用不愿意使用或不想大剂量服用,使得疾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另一种是,有的风湿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不需要长期应用激素或只需小剂量激素,患者却认为其有较好的止痛作用,因而反复使用较大剂量,导致了许多激素副作用的发生。


为什么症状控制后仍需要长期用药?殷主任说,风湿性疾病大部分尚不能根治,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药,症状减轻仅意味着病情暂时得到了控制,体内的病变并没有真正停止,停药后或受到外界刺激仍会复发,只有较长时间应用控制病情的药物(慢作用药物),才能减缓或阻止上述过程的进展。




解读: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典型的以免疫性炎症为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除可引起皮肤红斑、关节痛外,常出现肾脏、血液系统、心脏、神经系统等器官的损害;更有部分患者仅以器官损害为临床表现,故病情复杂,易误诊。该病好发于生育年龄的女性。



病因:殷主任说,系统性红斑狼疮有家族遗传倾向,但并非传染病。对于致病因素,日光中的紫外线(特别是B光谱)能加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病情;雌激素与发病也有重要关系;香菇、香菜、芹菜等光敏性食物可能诱发或加重皮疹;染发剂、烫发剂有可能增加女性患病的风险;其他如微生物、杀虫剂等也是可能的易患因素。



随诊: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即诱导缓解期和维持治疗期。


诱导缓解期(即治疗最初的36个月内),是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各项实验室指标逐渐恢复的时期,除重症患者需住院治疗外,在院外的轻症患者或病情稳定的重症患者要听从医生的医嘱及时就诊,一般2周4周随诊一次。

 

当治疗进入维持治疗期,有关实验室指标也需定期监测,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故需23个月到医院就诊一次;对于病情长期稳定的患者,也要3~6个月左右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除了解病情的稳定性,还要检查重要脏器的功能,使疾病达到长期的控制,延长患者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

 

推荐:

 

拥有淮海地区唯一的专科实验室

 

为风湿病早期诊治创造积极条件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徐医附院风湿免疫科不仅是整个淮海经济区唯一拥有风湿免疫专科实验室的科室,而且也是省内少有配备德国进口全自动酶标仪的单位之一。


通过全自动酶标仪,不仅能采用ELISA法快速、稳定地定量检测多种自身抗体,灵敏度高、结果特异性强;同时能进行滤纸试验、甲周微循环、皮肤针刺试验等多项专科检查,大大提高了专科疾病的诊断水平,为风湿病患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创造了积极的条件。殷松楼主任介绍,另外,徐医附院还独家引进最先进的3.0T核磁共振,使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得到了早期诊断。

 

徐医附院风湿免疫科拥有一支强大的医疗团队,该科现有医护人员22名,医生9人,均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该科在本地区率先开展了免疫吸附治疗风湿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中药熏蒸治疗技术大大缓解病人疼痛。科室现拥有床位50张,年门诊量达15000余人次,其科教研、临床诊治水平在淮海经济区位居领先。经过多年的临床探索、研究、积累,科室在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皮肌炎、白塞病、银屑病性关节炎、大动脉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痛风、骨质疏松症等多种风湿免疫性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成功救治多例重症风湿病病例:如狼疮性脑病、肺动脉高压、严重肺间质性病变等。另外,在疑难病例的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曾获得市厅级课题、市级课题、院课题7项,新技术引进奖4项,获市科技成果3项,已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主编专著2部,参与多本专著编写。如今也是本地区唯一的风湿免疫病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点。

 

█专家推介

 

殷松楼风湿免疫科主任,主任医师,研导。江苏省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专业特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血管炎、肺动脉高压、肺间质性病变、痛风、骨质疏松症、发热待查的诊断和治疗。获市厅级、市级、院课题共7项,新技术引进奖4项,获市科技成果奖3项,已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主编专著2部,参与多本专著编写。

 

门诊时间周一、周三全天




殷寒秋副主任医师、硕导。江苏省医学会风湿病学会会员,专业特长: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炎、痛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脊柱关节病、系统性血管炎、间质性肺病、肺动脉高压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发表论文10篇,担任省厅级、市级、院课题共3项,完成徐州市科技局课题1项,获市科技成果奖2项,主编专著二部,参编专著一部。

 

专家门诊:周二、周五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