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刊:徐医附院:协办全国急诊医学会议,促进学术交流
2015-08-14 00:00:00系统
许铁教授主持2015年江浙两省急诊医学学术年会
徐医附院:协办全国急诊医学会议,促进学术交流
8月6日-8日,由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办、江苏省医学会江苏省急诊医学分会承办、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医院协办的第十八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在南京召开。由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浙江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联合主办,许铁教授和张茂教授联合主持的2015年江苏、浙江两省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同期举行。这是继今年6月26日-28日在徐州召开、由许铁教授担任秘书长的 “2015年中国•国际第13届现代救援医学论坛”之后的又一次急诊医学学术盛会。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于学忠教授、候任主委陈玉国教授,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许铁教授,浙江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张茂教授等做了专题演讲。中国急诊医学著名专家、前全国急诊主委王一镗教授和江观玉教授作为特邀代表全程参加了会议。来自美国、法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国内多个省市自治区的知名专家、学者汇聚南京,集中研讨。
许铁教授现任徐州医学院急救与救援医学系主任、灾害救援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兼徐州市重点实验室急诊医学实验室主任,徐医附院急救中心主任;兼任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卫计委急诊医疗质控中心副主任、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危重病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徐州市医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是国内知名的急诊急救专家和急诊医学本科教育的开拓者。
许铁教授介绍,本次学术年会的开场主题包含了急诊内涵建设、胸痛的大数据分析等高端前沿专题,各个分会场的专题讨论包含了心肺脑复苏的最新进展、危重症救治、中毒救治、创伤救治、院前急救、灾难医学、儿科急诊、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救治、急诊急救的质量控制等广泛内容,还专门设置了展现急诊护理人员和青年医生风采的护理论坛和青年论坛,为广大急诊医学同仁提供全方位的交流学习平台。
会议期间,徐医附院急救中心多位专家在学术年会上做了专题演讲并担任主持:许铁教授做了“急诊医学学科建设的思考”专题演讲,燕宪亮副主任在全国会议中毒分会场作了“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心脏损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专题演讲,叶英主任医师、刘筱博士在江浙分会场等应邀就严重脓毒症复苏的血压目标和创伤大出血的紧急控制等分别做了专题演讲。许铁教授主持了江苏、浙江两省委员、青年委员和学组成员联席会议,还出席了江浙急诊护理分会场开幕式并致辞;燕宪亮副主任主持了全国年会青年论坛学科建设和管理版块,翟凤平科护士长主持了江浙急诊护理分会场。
本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正式注册代表1603人,其中江浙两省代表达到790余人(江苏506人),实际到会人数达到2000人。本次江浙两省急诊医学学术年会继续保持了学术水平高、活动内容丰富,两省急诊同行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特色,会议主题鲜明,并通过青年辩论赛、论文征集和优秀论文评选进一步促进了学术交流。
江苏省四大综合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之一
许铁教授介绍,作为江苏省四大综合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之一,徐医附院承担着苏北和淮海经济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救援和跨省支援的责任,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在苏北及淮海经济区首屈一指,集院前、院内急救、重症监护为一体的急救理念得到融合深化,达到抢救无缝对接,大大提高了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徐医附院急救中心在院外与徐州市县区120等急救机构、周边各级医院等建立了即时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在院内与各有关科室协同作战,医护人员随时待命,开通急救绿色通道,构建完善的急救体系,是徐淮地区急危重症救治中心;2011年以来,年急诊量超过10万人次,急危重超过10000例次,抢救成功率>95%,外埠病人>40%,急诊手术超过1000台次;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腾空200张应急床位、迅速组建急救队伍投入有效运行。
徐医附院急救中心有多位专家在全国、省内拥有学会任职:吕建农,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理事、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救援医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际麻醉研究协会会员;燕宪亮,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青年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委员兼秘书、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复苏学组副组长、江苏省预防医学会卫生应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急诊分会理事;姚爱明,江苏省医学会创伤医学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创伤学组成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脊髓损伤外科与康复学组成员;刘林,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青年委员;王厚清,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分会委员;韩寒,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诊分会委员;叶英,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危重病学组成员;赵宁军,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毒学组成员;陈可,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危重病学组秘书;以上不完全统计的急诊科医师在学术团体任职情况,充分证明徐医附院急诊科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地位得到了全省乃至全国急诊医学界的认可。
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江苏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单位
徐医附院于1984年设急诊室;1991年设置独立的急诊科;1995年开始逐年安排新进人员4名医师定编制、定岗位到急诊科;2000年更名为急救中心,设置急诊内科、急诊外科及急诊ICU三个二级亚专科,规范收治各类急危重症病人,参与和组织了多起大规模突发公共事件的救治任务。
许铁教授2000年担任急救中心主任以来,徐医附院急诊医学科得到了跨越式发展。经过9年建设,徐医附院急救中心发展成为专科特色鲜明、学科队伍合理、运行模式先进、医教研全面发展的急诊医学中心,并于2009年通过省卫生厅综合评审,被确立为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当时是南京市以外全省惟一的急诊医学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这标志着徐医附院的急诊医学达到全省领先水平。
2013年,在江苏省医学会的主持下,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完成换届选举工作。许铁教授当选为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同时,燕宪亮副主任当选为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徐医附院成为当之无愧的、更是来之不易的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江苏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单位。
近年来,一系列重大事件中都留下徐医附院急诊医学科团队忙碌而有效的身影,无论是2003年“非典”肆虐时期,还是后来的禽流感来袭,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都是冲锋在前:2008年成立爱心病房,成功收治汶川地震外转伤员,使他们痊愈返川,至今,那些病人和家属都与当时的工作人员保持着联系;我市某酒店店庆活动氢气球爆炸,及时救治部分爆炸伤和烧伤病人;2011年贾汪重大交通事故中,急诊应急救援队伍迅速出动,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伤亡人数;同年丰县校车事故中,接诊了多名受伤学生,最后经多学科联合诊疗,2周后都全部返回课堂;2012年新沂光气中毒伤病员中曾经被某些专家判为预后极差的几例,经过急诊ICU精心救治,顺利返回急诊普通病房,以没有任何后遗症的结果返回工作岗位;2014年昆山尘爆事故中,第一时间响应省卫计委号召,组织医疗组驰援。另有多起亚酸盐中毒的抢救及其他群体性伤害的救治任务,成功案例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