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刊:在国家级高水平专业学会上,作为仅有一家非省会城市医院获奖,徐医附院核医学
2017-12-06 00:00:00系统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办的第十一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核医学2017年学术年会于11月9日至12日在山西省太原市隆重召开。会上,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被评为全国“十佳护理单元”,徐医附院也是这十所医院中仅有的一所不在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的医院。
徐医附院核医学科主任李智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非省会城市的医院,徐医附院能在我国高水平的核医学领域学会上,获得全国“十佳护理单元”,是极其难得可贵的。这一方面可以看出,徐医附院的整体水平在全国得到了深度的认可,同时,也体现出徐医附院核医学科在相关专业领域较强的影响力,“该奖项是对科室的综合考察,对科室工作质量和数量均有一定的要求。徐医附院核医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是一个完整的科室,包括显像、治疗和体外免疫分析等,科室有21张病床,去年出院病人1008例,全省领先,拥有足够的临床经验。”
仅有的非省会城市“全国十佳”
和医院的高平台、科室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
记者了解到,本次会议是我国核医学领域的高水平学术盛会,来自全国各地核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计1500余人参加。大会围绕核医学各领域包括PET/CT、PET/MR显像、心脏核医学、SPECT/CT功能显像、核素治疗、临床前与放药、体外分析以及核医学技术与护理等的新进展及热点问题进行研讨,全方位展现核医学科领域的新成就和发展趋势。
会上,徐医附院核医学科有2篇投稿论文被评选为大会口头发言,1篇被评为壁报交流。论文题目分别为《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研究价值》、《分化型甲状癌131I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其情绪变化的影响》及《18F-FDG PET/CT图像纹理分析对肺部肿块诊断价值的研究》。
徐医附院核医学科主任李智勇介绍说,此次全国“十佳护理单元”能够花落徐医附院核医学科,得益于徐医附院提供了一个高水准的平台,同时,也离不开科室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是十大获奖医院中,仅有一家不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医院,足以表明徐医附院综合实力的强大,以及徐医附院核医学科在专业领域的领先地位。”李主任说,此次全国“十佳护理单元”的参评标准非常全面,除了要求参评科室是一个包括显像、治疗和体外免疫分析的完整的、综合实力较强的科室之外,还有一条击败众多对手的“硬杠杠”——要求科室曾获得全国护理知识大赛奖项。
“2015年,经过层层选拔,护士长李景慧和主管护师王淑芹,脱颖而出,获得参赛权,代表江苏省参加了在沈阳召开的全国首届核医学护理学术交流大会,并代表江苏队参加核医学护理知识竞赛,荣获‘三等奖’。”李智勇主任介绍说,此次全国核医学护理学术交流大会,每省只有一支代表队,由三人组成,其中两人来自徐医附院核医学科,足以显示徐医附院核医学科在江苏省的领先地位。
全国严格的防护措施
患者不必谈“核”色变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很多人对核医学不甚了解。李智勇主任介绍说,核医学是运用“核技术”的医学,核医学科是利用放射性药物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学科。“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一听到‘核’,最担心的就是放射线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李智勇主任介绍说,“核医学常规临床使用的放射性药物,剂量很小,半衰期短,人体或器官接受的辐射剂量完全符合我国‘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规定,对人体不会产生伤害。在实际操作中,核医学医生又尽可能采取一些方法来减少核素对病人的辐射,可以说核医学是十分安全的。”
护士长李景慧介绍说,从病房的铅防护墙体、地面、隔离屏风,到医护专用铅防护垃圾桶、污水处理系统以及饮食,核医学科都是有专门的要求的。
“病人口服放射药后,就成了可移动的放射源,核医学科的病房是和普通病房不一样的,墙体、地面,以及病房里的隔离屏风,都是铅防护的,包括垃圾袋、垃圾桶,也是专用的,所有的放射性垃圾要在专门房间存放三个月,经过10个半衰期,等到检测合格,放射性剂量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才能运送到垃圾处理厂。”
李景慧护士长介绍,为了职业防护,如果不是特殊情况,医护人员不得进入病房,核医学科的查房,通过24小时监护系统进行。“每次交班,我们都要面对所有患者做自我介绍,每天要和每位患者进行至少两次以上的单独沟通。”
由于核医学科的患者需要低碘甚至无碘饮食,护士们为了能给病人提供更加可口的饭菜,经常要和食堂进行多次沟通。“院内食堂根据营养师的食谱进行精心制作,患者反映咸了淡了,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和食堂、营养科进行反馈改进。”
李景慧说,特殊的工作环境,不仅要求特殊的硬件设施,对护理工作更是一大挑战,患者的心理疏导是她们的一大重点工作。正常情况下,核医学科病房不允许家人陪护,7天的治疗时间,显得有些漫长,多数患者在后期会出现焦虑、暴躁,在语言上有冲突性。“前不久一名徐州高校的博士生,刚结婚就查出甲状腺癌,来到徐医附院核医学科接受治疗,治疗后期出现了抑郁、焦虑情绪。”核医学科的医护人员明察秋毫,多次与其沟通交流,并联系其家属前来进行心理疏导。“特殊的工作环境,要求医护人员更加有耐心、真心、责任心,发现和解决满足每一位病人的每一个合理要求,尽力让每一位患者满意而归。”
“三大支柱”各具特色
早期诊断、预防为主、标本兼治
李智勇主任说,近年来,甲状腺癌呈“井喷式”增长,“22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长了 2.63倍。”李主任介绍说,目前,在发达国家,许多患者都将核医学的诊疗方法作为首选,国内患者也越来越接受核医学的检查及治疗。
徐医附院核医学科始建于1975年,是徐州市重点临床专科,徐州市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技术和设备区域领先。近年收治甲状腺癌患者持续增多,仅2016年出院碘治疗甲状腺癌患者1008人次,积累了大量临床病例。
李智勇主任提到,2016年11月份,由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医院牵头开展的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多中心临床研究,我院核医学科共入选5例病例,数量位居前列。“这充分说明了我院核医学科的重大影响力。”
“随着我院治疗水平不断提高,来我院治疗的患者不断增多,近年来徐医附院核医学科的影响力持续增强。经常听徐州周边地区的病友说:到北京上海等地的医院去咨询,人家的专家说,回徐医附院治疗吧,他们和我们技术是一样的。”每每这时,李主任说,他感到非常欣慰。
李智勇主任介绍,核医学临床工作由放射性核素显像(PET/CT、SPECT/CT)、放射性核素治疗及放射性免疫体外分析三大支柱构成。“在这三个方面,我们做的各具特色”。尤其在全身骨显像、肿瘤显像、碘-131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碘-131治疗甲亢和锶-89治疗肿瘤骨转移等方面,优势明显。“碘-131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疗效确切。单纯手术复发率32%;手术+甲状腺激素抑制复发率11%;手术+131治疗+甲状腺激素抑制复发率2.7%”,李智勇主任介绍:“甲状腺疾病病因目前尚不明确。甲亢引发的后果可谓是灾难性的,轻则手抖、突眼、脾气暴躁;严重时可引发心脏等重要脏器的病变甚至致命。如果胃口明显变大,身体却消瘦,同时心慌、手抖、出汗多等,就要注意到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