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刊:徐州医科大学承办,徐医附院全程支持,2016年中国·国际第14届现代救援医学论
2016-07-08 00:00:00系统
徐州医科大学承办,徐医附院全程支持
2016年中国·国际第14届现代救援医学论坛在宁召开
许铁教授担任论坛秘书长
由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社、国际SOS总部共同主办的2016年中国·国际第14届现代救援医学论坛于2016年6月30日-7月3日在南京召开。此次论坛是继2015年中国·国际第13届现代救援医学论坛在徐州召开之后,连续第二年由徐州医科大学承办、徐医附院全程支持,并在异地举办的一次国际性盛会。异地组织国际性会议是对我校和附院的承办会议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验;论坛成功举办对提高我校和附院的知名度,扩大国际国内影响力,提升急救与救援医学教育教学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会长兼秘书长李宗浩教授担任论坛主席。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副会长、徐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吴永平教授担任执行主席。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徐州医科大学急救与救援医学系主任、徐医附院急救中心主任许铁教授再一次担任论坛秘书长。
许铁教授表示,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国在家卫生计生委相继出台《全国医疗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试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试行)》,制定“十三五”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自然灾害频发、多发的大背景下,召开中国·国际现代救援医学论坛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连续两年承办、协办中国·国际现代救援医学论坛
徐州医科大学、徐医附院的急救医学教育、救援体系建设广为称道
中国·国际第14届现代救援医学论坛开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既是对论坛13年来医学救援实践、理论总结和提升,更是依据国家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建立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构建海陆空立体化救援网络,加强提升现场处置及途中转运至后方医院的全过程,开展规范化医学救援教育培训等重大行业学术事项的交流、讨论。
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国家卫生计生委应急办主任许树强、江苏省政府应急办副主任盛方龙、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汪华、卫生计生委应急办主任顾帮朝、协会副会长吴永平、钱阳明、封志纯、赵劲民、论坛秘书长许铁等专家、领导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全国医学救援领域1000余名学者和美国紧急医疗救护中心、国际SOS总部、荷兰阿姆斯特丹灾害急救研究所、法国、日本医疗救援中心以及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集聚一堂,结合相关灾害事件的救援工作实际,对国际灾害医学救援大趋势、我国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国际航空救援标准等行业重大问题作了权威报告。学术报告既有高屋建瓴、鸿篇巨制、有有临床和基础的结合,内容丰富,涵盖广泛,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指导作用,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好评。
闪淳昌教授、许树强教授分别作了“东方之星”沉船事件的调查与思考和中国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学术报告,从国家应急体系建设层面对现存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论坛主席李宗浩教授作了题为《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将才华奉献于急救事业中》的主题演讲。他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讲话精神为指引,以发展创新为主线,总结了我国医学救援事业发展历程,并提出医学救援工作要符合当代灾害特征科学发展的需求,做科学技术融合下的现代救援的创新模式和实践。
在主论坛国际、国内重大题材报告后,协会下属急诊分会、儿科救援分会、灾害救援分会、石油石化灾害救援分会、护理救援等分会、装备分会、矿山灾害救援分会、社区救护分会、空中急救和家庭救护分会等分会结合着各自的行业和专业特点,由国内外权威专家领衔,同步举办分论坛学术活动。许铁教授和燕宪亮主任医师分别在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急诊分会学术年会上作了专题报告。
论坛期间,香港消防处救护总区的代表举办了检伤分类工作坊的演示—香港消防处遇到大量伤者时的检伤分类程序进行现场模拟演练,通过现场的互动,给参与的代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许铁教授表示,论坛之所以连续2年选择江苏作为举办地,并交由徐州医科大学主办、徐医附院协办,主要是由于徐州医科大学和附属医院在急诊急救医学教育教学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在紧急医学救援人才培养和医学救援科学研究方做出的突出成绩,学科地位和影响力得到全国医学救援同行的认可。目前,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学科是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综合性紧急医院救援基地、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养基地,是江苏省乃至国家重要的紧急医学救援人才培训基地和科研基地;是国家级急诊科住院医师“规培”基地,是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人才培训基地,是国家财政部支持建设的国家级灾害医学救援实践培训基地建设;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急诊急救在校教育、继续教育和专科培训体系。
闪淳昌教授、许树强主任及与会专家学者对徐州医学院更名徐州医科大学表示由衷高兴并寄予厚望,希望徐州医科大学把急救与救援医学教育教学、紧急医学救援人次培养和救援医学研究工作做得更好,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院外紧急医学救援人才的摇篮;对徐医附院近几年实现跨越式发展给予高度评价。
江苏省四大综合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之一
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江苏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单位
江苏省共有四大综合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江苏省人民医院是江苏全省的紧急救援基地,苏州大学附属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分别是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紧急救援基地。
许铁教授介绍,徐医附院是江苏省四大综合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之一,承担着苏北和淮海经济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救援和跨省支援的责任,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腾空200张应急床位、迅速组建急救队伍投入有效运行。徐医附院的综合救治能力在苏北及淮海经济区首屈一指,集院前、院内急救、重症监护为一体的急救理念得到融合深化,达到抢救无缝对接,大大提高了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2011年以来,徐医附院急救中心年急诊量超过15万人次、急危重超过10000例次、抢救成功率>95%、外埠病人>40%、急诊手术超过1000台次。
徐医附院于1984年设急诊室;1991年设置独立的急诊科;1995年开始逐年安排新进人员4名医师定编制、定岗位到急诊科;2000年更名为急救中心,设置急诊内科、急诊外科及急诊ICU三个二级亚专科,规范收治各类急危重症病人,参与和组织了多起大规模突发公共事件的救治任务。
2000年,许铁教授担任主任以来,徐医附院急救中心得到了跨越式发展。经过9年建设,徐医附院急救中心发展成为专科特色鲜明、学科队伍合理、运行模式先进、医教研全面发展的急诊医学中心。
2009年,通过省卫生厅综合评审,徐医附院急救中心被确立为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当时是南京市以外全省惟一的急诊医学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这标志着徐医附院的急诊医学达到全省领先水平。
2013年,在江苏省医学会的主持下,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完成换届选举工作。许铁教授当选为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同时,徐医附院急救中心副主任燕宪亮当选为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委员兼秘书。徐医附院成为当之无愧的、更是来之不易的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江苏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单位。
2015年,在许铁教授带领下,团队在脑保护研究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近年来,一系列重大事件中都留下徐医附院急救中心团队忙碌而有效的身影,无论是2003年“非典”肆虐时期,还是后来的禽流感来袭,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都是冲锋在前:2008年成立爱心病房,成功收治汶川地震外转伤员,使他们痊愈返川,至今,那些伤员和家属都与当时的工作人员保持着联系;我市某酒店店庆活动氢气球爆炸,及时救治部分爆炸伤和烧伤病人;2011年贾汪重大交通事故中,急诊应急救援队伍迅速出动,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伤亡人数;同年丰县校车事故中,接诊了多名受伤学生,最后经多学科联合诊疗,2周后都全部返回课堂;2012年新沂光气中毒伤病员中曾经被某些专家判为预后极差的几例,经过急诊ICU精心救治,顺利返回急诊普通病房,以没有任何后遗症的结果返回工作岗位;2014年昆山尘爆事故中,第一时间响应省卫计委号召,组织医疗组驰援。另有多起亚酸盐中毒的抢救及其他群体性伤害的救治任务,成功案例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