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晚报:徐医附院肿瘤内科,用实力打造淮海经济区NO.1

2013-08-01 00:00:00系统


用“规范的综合治疗”应对肿瘤威胁

 

徐医附院肿瘤内科,用实力打造淮海经济区NO.1

 

在这里,优秀的医疗团队是患者的康复灯塔与心灵伙伴;


在这里,规范的治疗方案保证患者接受科学合理的治疗;


在这里,零投诉的医患服务是患者对抗肿瘤的无形利器。


这里,就是徐医附院肿瘤内科。他们,用“规范的综合治疗”应对肿瘤的威胁!


A:认识

 

――肿瘤内科不止化疗那么简单

 

一提到肿瘤内科,大多数人会立刻想到“化疗”。


但事实上,肿瘤内科不止化疗那么简单。


徐医附院肿瘤内科主任王红兵向记者介绍,肿瘤内科绝不仅仅是对患者进行化疗。“大多数人对肿瘤内科缺乏客观全面的认识,以致于对一些疾病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肿瘤内科的治疗工作是十分复杂的。人的全身从头到脚,除了头发和指甲,都有可能长肿瘤,而每一个身体部位长的肿瘤又有着不同的类型。“这就导致了人体肿瘤的复杂与多样性,每一种肿瘤对应着不同的治疗方法。”而作为肿瘤内科的医生,就需要对人体要非常了解,才能准确诊断肿瘤的类型,以此制定出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案。


王红兵主任说,除此之外,由于在肿瘤患者中,老年患者占了较大比例,因此治疗时需要面对繁杂的并发症。“治疗不仅要能解决肿瘤威胁,还要尽量减缓与避免并发症,减轻老年患者的痛苦,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此以来,肿瘤内科的治疗工作更是难上加难。”王主任曾接诊过一位患者,4年前因“咳嗽、咳血”就诊徐医附院,确诊为“左肺腺癌”,在胸心外科进行了“左肺癌根治术”,术后做了4个周期含铂双药方案化疗。一年半后,患者出现左侧胸痛,检查明确为左侧第7前肋转移并侵犯周围组织,进行肿瘤组织肺癌驱动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突变分析,结果阳性,于是给予靶向治疗,效果明显,患者胸痛缓解。一年后,患者胸痛加重,继续靶向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左侧第7前肋转移病灶局部放疗,胸痛很快减轻。半年后,患者病情反复,继续给予靶向药物治疗,同时加用化疗药物,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只要医生遵循“合适的病人、合适的时间、合适的药物”,肿瘤患者就能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最长的生存时间及最好的生活质量。所以说,治疗不止化疗那么简单,如何对适合治疗的病人,在合适的时机,使用合理的治疗方案,都是对肿瘤内科的重重考验。

 

B:团队

 

――基础牢、水平高、见识广

 

众所周知,疾病治疗中,与患者接触最多的便是医疗团队。


除了提供科学的医疗诊治外,医疗团队更是患者的康复灯塔与心灵伙伴。优秀的医疗团队不仅为患者带去生理上的治疗,更要为患者带去心理上的支持与鼓励。


在徐医附院肿瘤内科,就有着这样一个优秀的医疗团队,与患者们一同抗击肿瘤威胁。


基础牢。医疗团队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对整个人体的各个部位都有着不逊色于专业科室的认识与了解。“只有这个最初的基础打扎实了,医生才有能力对每一种肿瘤进行分析了解、确认治疗方案。”王红兵说,稳固医学基础,是对患者们身体负责的第一步,也是给予患者们信心的第一步。


水平高。不难看出,徐医附院肿瘤科的医生们拥有高超的诊断水平。虽然肿瘤的类型众多,治疗方案复杂,然而医生们在全面了解掌握不同部位肿瘤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根据国内外多方的诊断资料,会最终进行诊断确诊。采访中,记者注意到,王红兵主任对肿瘤内科的要求是“绝不误诊、延诊”。


见识广。医疗团队成员不仅学历高,而且不断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更新知识。肿瘤内科医生还经常在休息时间研究最新的学术动态,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去参加各种医学会议与活动,与更多的医学专家交流,以跟上肿瘤内科治疗的最新前沿。


C:治疗

 

――用“规范的综合治疗”应对肿瘤威胁

 

有了优秀的医疗团队,接下来便是科学、规范的治疗。


目前徐医附院肿瘤内科的治疗技术主要有综合治疗、各种化疗、生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基因检测、慢性癌痛治疗等等。其中综合治疗模式尤为突出。


基因指导下的个体化化疗+靶向治疗

 

汪海岩主任向记者介绍了一个病例。患者田某2011年5月因“反复便血伴腹胀,大便习惯改变半月”诊断为“降结肠癌”,患者的术后病理报告显示为结肠溃疡型中分化腺癌。2012年6月,患者复查CT,病情变化,发现肝脏多发转移,外科医生会诊后认为手术没法切除。检测UGT1A1基因,提示患者对CPT-11耐受性好;检测K-ras基因未发现病理性突变,K-ras基因为野生型进行了FoLFIRI+贝伐单抗化疗6周期,耐受性较好,无明显毒副反应,肝脏病灶控制良好。2013年2月患者病情再次变化,肝脏一病灶较前增大明显,医生为他进行了肝脏病灶局部栓塞化疗(TACE术)+微波治疗术,治疗后肝脏病灶缩小,至今患者病情稳定,能正常生活。

 

综合治疗模式不是孤立的、单一的某一个治疗方案,而是将多学科融合在一起的整体治疗方案。“综合治疗就像一个三明治一样,有不同元素的参与,能帮助病人更好地治疗肿瘤,我们又形象地称综合治疗为‘夹心治疗’。”王红兵主任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而这一切,又必须要遵循一个原则——“规范化”。王红兵主任介绍说,所谓肿瘤规范化治疗,简单地说就是要严格遵守肿瘤治疗原则,不同专业学科的医师协同作战,综合病人身体状况、肿瘤类型、发展分期等情况,正确有序地综合运用化疗、手术、放疗等各种有效治疗手段,以达到肿瘤治疗的最佳效果。


徐医附院肿瘤科收治的不少是癌症中晚期的病人,有些病人之前的治疗很不规范。造成肿瘤治疗不规范的因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缺乏刚性的法律制约。王主任说,“在有《专科医师法》的发达国家,就是用个普通的眼药水,也得需要眼科医生的处方,更别说是专业性极强的肿瘤治疗了。没有各专业学科的医生通力合作,协同作战,根本谈不上规范二字。”


在谈到癌痛问题上,王主任说,疼痛致使病人吃不下、睡不好、情绪低落,还会引发孤独、焦虑、恐惧和绝望,进而可能导致肿瘤复发。其实,癌痛治疗与癌症治疗是不冲突的。“越早治疗,对癌痛效果越好”,王红兵主任强调。


王红兵主任说,不少人以为只要癌症病人用上了止痛药物,就说明已进入癌症的“终末期”,这完全是一种误解。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三阶梯用药”。疼痛可以忍受、不影响正常生活、不影响睡眠的第一阶梯,可以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疼痛影响食欲和睡眠时,在第一阶梯用药的基础上,加用第二阶梯止痛药;当癌痛剧烈、难以忍受,使用第三阶梯药物,如吗啡片等。


D:服务

 

――零投诉,打造淮海经济区的NO.1

 

在肿瘤内科,优秀的医疗团队、最新的治疗技术若是应对肿瘤的利器,那么零投诉的医患服务则是攻克肿瘤的无形剑。


肿瘤患者由于身体生理的原因,疼痛感常常比其他病人更加明显,因此需要格外细心与周到的治疗与呵护。


在治疗技术理念上,王红兵主任强调要进行姑息治疗。姑息治疗不提倡医疗寿命,不刻意追求为了医学效益而强硬治疗,保证肿瘤病人的高生活质量,让患者有尊严、有质量地接受治疗。


此外,在医疗团队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上,肿瘤内科医生护士们对患者的服务态度温柔和蔼,保持着良好的医德医风。举一例。王红兵主任至今仍每天查病房三次,时刻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关心患者的心理变化。与患者的每一次接触与交流都能帮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情况,让医生把握整个治疗进程。


肿瘤内科的医生和护士秉持着“永远不与病人发生冲突”的原则,明确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履行自己的职业诺言。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在肿瘤内科主任办公室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奖状与奖牌,而零投诉的医患服务更为肿瘤内科打造了淮海经济区肿瘤内科服务NO.1的形象。

 

推荐专家:

 

王红兵肿瘤内科主任医师,硕导。从事肿瘤内科工作23年,现任徐医附院肿瘤内科主任,徐州医学院肿瘤内科学教研室主任,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分会肺癌学组成员,中国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CGOS)癌症姑息与康复分委会常委。擅长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治,特别是对肺癌、胃癌、乳腺癌、大肠癌、食管癌、卵巢癌等肿瘤的化疗,癌痛规范化治疗。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

 

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上午


汪海岩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导,从事肿瘤内科工作20余年。一直工作在临床第一线,能熟练处理肿瘤内科常见的肿瘤,对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以及恶性淋巴瘤的化疗及靶向治疗经验丰富,积极运用肿瘤内科的新技术、新进展,发挥多学科综合治疗肿瘤的优势,使患者受益于肿瘤的综合治疗,疾病得到最大程度的控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 余篇,曾获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一项,徐州市科技进步奖一项。目前承担院、省部级课题各一项。

 

专家门诊时间:星期六上午

 

赵利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工作20年, 熟练掌握各种肿瘤诊疗的理论知识和临床诊治经验,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对肺部肿瘤,消化系统肿瘤,生殖系统肿瘤等的综合治疗,尤其对肿瘤化疗期间副反应的防治及对晚期肿瘤疼痛的治疗有独特的见解;参与临床科研、教学,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临床科研论文10余篇。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