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05年度工作总结
2006-02-09 00:00:00系统
05年在省卫生厅和徐州医学院的正确领导下,我院以党的十六大精神、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落实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继续实施厅直属单位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紧紧围绕创建基本现代化医院的总体目标,深化医院内部改革,加快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加强基础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以病人为中心,改善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加快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力;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通过全院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克服重重困难,较好地完成了2005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继续实施厅直属单位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
为认真贯彻省卫生厅《关于2005年度厅直属单位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文件精神,将各项考核指标层层分解到分管领导、部门、科室、班组,制定下发了我院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任务分解表,实行“院―部门、科室―班组―个人”逐级考核。根据卫生部、卫生厅文件精神,我院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专门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医院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以加强对医院管理年的组织领导,确保医院管理年活动取得实效。
在医疗活动中,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依法从事各项诊疗活动,制定了《徐医附院“三合理规范”》和《徐医附院医师外出会诊制度》;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制定了《徐医附院“三基三严”训练制度》,进行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加强基础管理,将重点工作放在加强环节质控上;专门成立了专家督导组,加强病历质量的检查和考核,全年共检查病历800余份;优化门诊服务流程,简化就诊环节,继续实行病人选医生制度,在门诊配备足够的候诊椅,提供便民设施,方便了病人就诊;加强医患沟通,成立了“医患沟通办公室”,制定了《徐医附院医患沟通制度》,严格执行告知制度,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选择权,及时与患方签订手术同意书、输血同意书和特殊治疗、检查同意书等医疗文书,并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加强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三合理”管理制度及管理组织,全年无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追踪医疗技术前沿,不断提高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年内与台湾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配型成功的一次两例骨髓移植在海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日报、澳门日报、江苏卫视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有效宣传了我院的整体实力。
2005年,通过全院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较好完成了医院各项工作任务,全年门诊人次达878235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56%;出院病人数达26462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8.6%;业务收入达3.69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9.4%;治愈好转率94.3%,病床使用率112.9%,出院者平均住院日14天,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9.6%,三日确诊率98%。并再次荣获厅直单位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一等奖。
二、高度重视临床教学工作,真抓实干,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在徐州医学院的领导下,全院上下高度重视迎评工作,专门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评建工作领导小组”,深入贯彻执行“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建工作方针,先后召开了全院职工评建动员大会和再动员大会,号召全院干部、职工积极投入到评建工作中去。通过各种途径、形式和方法,积极营造评建氛围,切实做到人人熟知评建内容,人人清楚评建目标,使全院职工都参与到评建工作中去。围绕评建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对近三年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并以教育部颁发的《评估指标体系》为指南,紧扣评估指标,规范教学资料,加强教学管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实习生的实习带教工作,不断提高实习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在评建工作中,我院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顺利地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三、坚持“科教兴院”战略,科研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2005年,我院围绕建设基本现代化医院的总体目标,继续实施“科教兴院”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科学管理,加快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积极落实省政府“135”工程政策,不断提高科研水平。
对新分配住院医师进行了规范化培训教育,为住院医师分别制定培训计划和轮转计划,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达100%,合格率达到100%;在职卫技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覆盖率达到100%;年内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卫生部科研项目1项,江苏省青年创新人才项目1项,江苏省社会发展项目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卫生厅科研项目5项,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4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9项,徐州市科研项目7项;省政府科技进步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16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2项),市政府科技进步奖1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3项);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7项,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5项;承办国家级学术会议1项,省级学术会议4项,年内发表论文180余篇,著作4部,其中SCI收录论文10篇。2005年年底我院麻醉科、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皮肤性病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呼吸内科、医学影像科(治疗)8个专科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具有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也是苏北地区唯一的一家具有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的医院。
四、加强财务、设备管理,实施增收节支工程
严格执行财经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医院一切经济活动均纳入财务管理;严格执行医院会计制度,不断完善经济核算与分配办法,严禁医疗服务收入与个人收入挂钩;严格执行国家、地方药品价格政策、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和集中招标采购制度;严格执行服务项目、药品价格公示制度,建立费用查询制度,实行一日一清单制度;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加强成本费用控制;加强设备固定资产及卫生耗材管理,严格做到帐物、帐帐和物物相符,避免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在卫生耗材、设备维修方面强化竞争机制,制定管理措施,增强科室成本核算意识,达到增收节支的效果。通过管理,全年节省资金达100万元;积极控制医疗费用,“药占比”达到省厅规定要求,全年“药占比”为46.38%,门诊人均费用、出院病人人均费用及住院病人日均费用在全省同级厅直医院中处于最低水平。
五、加快医院基础建设,促进医院快速发展
近几年,我院门诊人次和住院病人数都增长较快,而当前的床位数已不能满足住院病人的需要,成为制约临床科室和医院发展的瓶颈,为有效解决床位紧张问题,扩大医院规模,以满足临床需要,经多次研究讨论决定,对后勤楼进行了改造,新增床位数150张,目前院总床位数已增至1050张(省厅正式批准床位编制1000张),并及时对病区进行了调整;经多轮磋商,今年我院还与中煤第五建设公司签订了协议,其所属职工医院(第五人民医院)由我院托管;新征地10.6 亩的拆迁工作已顺利展开。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年内完成了内科大楼、外科大楼、新门诊大楼和行政办公楼网络布线工程,对门诊收费处、门诊药房的计算机进行了更新,完成了门诊HIS系统切换,建成了门诊服务查询和院长查询系统并投入使用;医院门户网站已初步建成,目前正对内容、形式进一步完善补充。按照省卫生厅要求,我院还制定了《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基本建设“十一五”发展计划和2020年规划方案》和《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十一五”学科、人才发展规划》,并经院职代会讨论通过,为医院建设和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
六、加强医院安全管理,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全面贯彻落实卫生部、省卫生厅有关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切实抓好各种安全防范措施,我院实行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强化院、科两级负责制,院、科签订安全管理责任状,层层分解,责任到人;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广泛宣传《消防法》、《安全生产法》及有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行政查房力度,检查用电及消防安全情况,发现问题认真加以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针对今年辽源中心医院大火事件,按照卫生部和卫生厅做好安全工作的文件指示精神,我院专门召开了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布置安全生产相关工作,并迅速成立了专项安全检查小组,对重点要害部位及医疗安全情况进行以“抓隐患、查防范、堵漏洞”为内容的拉网式安全检查,消除了安全隐患,切实做到对广大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负责,对医院的建设和发展负责。通过综合治理,进一步完善了医院安全防范措施,全年无重大安全、火灾和盗窃事故发生,2005年荣获徐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2004年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七、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发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优良传统,将医院管理年活动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有机结合,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坚决贯彻五项禁令”,深入开展行风专项治理活动,重点开展纠正药品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实行行风院、科两级负责制和行风一票否决制,严格执行“谁主管、谁负责”和行风责任追究制,建立行风建设督查制度,聘请院外行风监督员,主动接受社会、群众的监督。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提高服务意识,塑造医院良好形象。
2005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卫生行业形势严峻,医院发展压力较大。但我院在省卫生厅和医学院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院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采取有力措施,克服了困难和阻力,在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医院规模不断扩大,两个效益明显增长,科研工作又创新高,医疗技术显著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也有所改观。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院仍存在一些不足,我们的思想还不够解放,改革的力度还不够大,医院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调查研究还不够深入,面临新的复杂多变的卫生形势,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建设基本现代化医院的步伐还不够快。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在省卫生厅和医学院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开展2006年各项工作任务。面临当前严峻的医疗形势,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基础管理,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优质的医疗服务、温馨的医疗环境、合理的医疗费用,为广大群众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为实现基本现代化医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