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06年工作要点

2006-02-09 00:00:00系统

  2006年我院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和厅直属单位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实施厅直属单位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不断深化医院内部改革,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临床教学水平,加大行风专项治理力度,加强医患沟通,塑造医院良好社会形象,促进医院两个效益持续增长,加快医院建设和发展。为全面完成医院各项工作,实现2006年医疗、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新的突破,取得更好的成绩,为此,制定2006年医院工作要点:
  一、开拓创新,深化改革,促进医院快速、健康、稳步发展
  1、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医院内部改革。认真学习贯彻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和厅直属单位卫生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厅直属单位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保持清醒头脑,适应当前严峻的医疗卫生形势,针对医院建设和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积极探索新型管理体制模式;深化医院内部改革,抓住发展机遇,逐步加大改革和管理的力度;加强基础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科学规划医院整体建设,不断增强医院综合竞争力,更好地促进医院的建设与发展。
  2、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结合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进一步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围绕“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等方面要求,不断推进基本现代化医院创建工作。全面加强医院基础管理,强化科室管理队伍建设,充分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加快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严格落实医院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加强“三基三严”训练,改进服务流程,改善诊疗环境,服务进一步公开透明,切实方便病人就医和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3、科学制定医院发展“十一五”规划,促进医院快速发展。事业要发展,规划要先行。按照省卫生厅要求和医院发展的需要,根据《江苏省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总体内容,从战略高度科学制定我院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这一时期是我院建设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全院上下必须高度重视,以主人翁的态度为编制“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为医院的未来发展施展才智。制定“十一五”规划,首先要认清当前医疗卫生形势,明确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大局,结合我院发展的实际情况,统盘考虑基础设施建设、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基础管理等方面内容,突出我院作为苏北地区医疗技术指导和服务中心的功能地位。
  二、紧紧围绕基本现代化医院总体目标,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1、继续实施厅直属单位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
今年,按照省卫生厅统一部署,我院将继续实施厅直属单位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管理,结合《江苏省医院管理年活动考核细则》,按照省卫生厅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方案,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任务分解表,将任务指标进行细化,层层分解,责任到人。进一步加强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检查考核力度,保证2006年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全面实现。
  2、加强基础管理。按照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厅直属单位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要求,加大医院硬件和软件建设力度,加强医院基础性建设;加快徐医附院西院的改造进程,尽快完成骨科的搬迁工作,并加强对西院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加快医技病房楼征地的拆迁工作,争取医技病房楼早日破土动工;继续抓好对医院大环境的整治,美化亮化院容院貌。
  3、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改进服务质量,认真落实各项考核指标;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的要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优质服务为立身之本,优化服务流程,规范服务行为;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强基础管理和质量管理,进一步落实医疗服务的核心制度,重点抓好医疗质量控制及医疗事故防范;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高医疗质量内涵,不断提高整体服务质量。
  4、加强临床教学管理。针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的不足之处,搞好评建整改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充分发挥教研室主任及临床教学督导组的作用;重视教师素质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临床教学水平;圆满完成临床教学任务。
  5、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实现医院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势,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速度,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把近期需求和远期目标结合起来,制定并完善医院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并分步实施;加快计算机人才培养速度,培养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技术骨干,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保障;根据医院总体建设要求,2006年完成HIS系统一期建设工作;建设门诊、病区医生工作站,实施安全用药监控系统;加快医院网站建设,确保网络安全。
  6、加强医疗设备管理。认真执行卫生部《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应用管理办法》,完善设备购置、调剂、报废的论证审批手续。根据医院承担的功能和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购置计划,提高预算计划的准确性和执行率;加强计划管理,努力完成计划内采购,减少跨年度计划数;进一步加强仪器设备使用维修管理和效益分析,提高设备的完好率、使用率和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发挥现有设备的最佳效益。
  7、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和财经法津、法规,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达标管理,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加强财务预算管理,认真做好财务预算的编制上报和执行工作;严格执行物价政策,严格收费标准,常用收费项目和药品价格实行明码标价,实行价格公示制度和住院一日一清单制;认真落实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进一步降低药品收入在医院业务总收入中的比重;加强院、科成本核算管理,实行全成本核算,努力增收节支;加强对医保工作的管理,严格执行医保政策。
  8、加强医院安全管理。认真学习贯彻有关安全工作文件精神,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定期对全院职工进行法制和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落实每日巡查制度,查找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切实落实每月、每季度的消防安全检查工作,加强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加强对全院各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检查,确保医院安全无重大事故;进一步强化各种车辆的管理,继续深入开展打击“医托”和散发野广告的专项治理工作。
  三、加快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力
  1、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学科发展。坚持“科教兴院”发展战略,继续全面实施《徐医附院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和人才培养规划》,设立专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配套基金,进一步促进重点专科建设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2006年在加强已有“135”重点学科和省政府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继续加强优势学科的建设及规划,力争再有1―2个学科成为省重点学科,力争再有2―3个专科成为省临床重点专科;加快市级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加强13个院级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实施年度评估,优胜劣汰,保持院级重点学科的领先地位;年内召开第三届科技大会,为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增加新的活力。
  2、加快人才培养,确立人才优势。进一步建立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措施和办法,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加强全院医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和管理,完善我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努力培养一支技术高、业务精、作风正的卫技人员队伍;加强院内外的学术交流工作,加强对外学术联系,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做好归国人员及博士毕业生科研项目的启动和基金的发放工作。
  3、大力开展临床医学研究和新技术开发应用。进一步拓宽渠道,加强纵向及横向协作,积极组织科技成果的鉴定;加强药品研究管理,规范药品临床研究,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做好各级各类课题的多渠道申报工作,年内争取获得省部级科研课题资助项目4项,厅局级科研课题资助项目5项,同时做好院课题的申报及评定工作;定期督促检查计划内项目的执行情况,积极组织项目的结题及鉴定工作;积极做好省、市级科技成果奖及新技术引进奖的申报工作,做好临床应用研究及基础研究的导向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四、加强卫生行风和职业道德建设,塑造医院良好形象
  贯彻落实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和全省卫生系统纪检监察暨纠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加大行风专项治理力度,纠正医疗服务中索要和收受回扣、“红包”、开单提成及乱收费等不正之风,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努力降低药占比,减轻病人负担,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以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切实做好行风专项治理工作,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要对广大医务人员深入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切实履行救死扶伤、服务人民的神圣职责;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制度规定,严格执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收入申报、礼品登记等制度规定,进一步推进院务公开工作,接受社会监督;严格执行谁主管、谁负责和行风责任追究,加大行风惩处的力度。通过综合治理,进一步促进行风的根本好转,努力塑造医院的良好形象。